<h1>中国书画网</h1>
首 页
网站简介
历代书画家
近现代名家
当代名家
院士展厅
分类展厅
书画销售
人体艺术
书画知识
联系我们
 
最新动态
+ 艺术动态
+ 书画征稿消息
+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
+ 拍卖消息
+ 书画展览消息
+ 书画收藏
+ 艺术争鸣
+ 书画新闻
参展指南
我要参展
参展须知
 
 
 您现在的位置: 大中华书画网 >> 书画知识 - 书画界 感受身边的雷锋(图)

书画界 感受身边的雷锋(图)

出自:中国书画报    发表时间:2010/4/22 19:38:58    点击率:1824

尹升和他赡养的老人在一起(新华网提供)

本报讯 (记者 秦立申)4月12日,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《焦点访谈》节目后推出了一档全新节目——《身边的感动》,通过身边的平凡人物、普通群众的故事,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,体现传统美德、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。天津市的画家尹升赡养17位孤寡老人的事迹,成为这档栏目首个推出的故事。

  尹升在近40年的时间里先后助养了17位老人,大部分去世时都已经80多岁高龄,有6位超过了90岁。他们在尹升的陪伴下平静、幸福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时光。

  “尹升收养的第一位老人叫赵勇贵,他们相识是在1971年。那时候,尹升在天津市感光胶片厂上班,月工资40多元,有3个男孩需要吃喝穿戴,农村的老家里还有自己的父母和岳父岳母需要寄钱赡养,生活并不宽裕。星期天,尹升便带着两个大些的儿子到住家不远的打靶场周围打芦草,打40斤芦草能卖4角钱,可以补贴家用。那一天,尹升在靶场的水坑边看到一位老人跌跌撞撞地走着,看神色像在生病,他有些不放心,便停下来观察,因为靶场附近一片荒寂,根本没有住户。老人跌倒了,他连忙跑过去……

尹升从此开始了收养老人的历程。那一年,他33岁。”

以上这段文字摘自本报2004年3月4日头版头条刊登的通讯《尹升和他的17位老人》。

  尹升是天津著名学者、书法家吴玉如先生的入室弟子,也曾拜著名画家梁崎为师学习花鸟画。从1981年开始,尹升便靠卖画维生。17位老人的吃喝用度及生病就医,靠的都是他的这支笔。
本报听说了尹升的感人事迹后,便派记者李文慧采写了长篇通讯,详细讲述了尹升赡养17位老人的故事。又是几年过去了,曾说过要“将善事做到生命尽头”的尹升现在仍在赡养着一位老人。
  进入4月,天气渐暖,在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小区里,人们常会看见满头白发的尹升搀扶着一位老人出来晒太阳。这位老人叫宫树霞,已是91岁高龄,是今年已经73岁的尹升收养的第17位老人,在尹升身边已经8个年头了。十几年前尹升搬到这里,就带来了他收养的老人,最多的时候有三四位。天气好的时候,尹升常带着老人在小区里遛弯,几个白胡子老头跟着他乐呵呵、慢悠悠地走,成了小区一景。


河南青年画家王宏忠跳水救老人

本报讯 4月1日,河南省卫辉市比干书画院的门前,鞭炮齐鸣,60多岁的孔祥富带领家人把手中“舍己救人品德高,救命之恩重如山”的锦旗,敬送给了青年画家王宏忠,并连声说“谢谢救命恩人,谢谢救命恩人……”这是怎么回事呢?
这事还得从王宏忠舍己救人谈起。今年3月24日下午4点多钟,从广州回家乡卫辉市采风的青年画家王宏忠,走到眺望街护城河畔时,忽然听到有人大喊:“有人落水了,赶快救人!”王宏忠飞快地跑到出事地点,看到很多围观的人向护城河里张望—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在离河岸10余米的水中下沉。王宏忠水性并不好,但他没顾上多想,迅速脱掉棉服跳进冰冷的护城河里。他用尽全力托着已昏迷的老人游到岸边,在众人的帮助下将老人抬到岸上,迅速帮老人排出腹中积水,并拨打120急救电话。片刻,120急救车赶到,王宏忠和医务人员将老人抬上了救护车。随后,他乘出租车赶到新医一附院,帮助老人入院,忙里忙外,一直到老人清醒、家属赶到医院时,王宏忠才悄悄地离开,此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钟了。
落水老人名叫宋付枝,今年87岁。事后,老人的儿子孔祥富等四处打听这位见义勇为的小伙子,最后,在卫辉市城内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,才得知这个小伙子叫王宏忠,是一位在广州发展的职业画家,担任着河南省人大书画院新乡分院理事、新乡市政协特邀委员、卫辉市比干书画院副院长等职。
  王宏忠舍己救人的事迹传开后,媒体纷至沓来,《新乡日报》、《羲之书画报》、《平原晚报》、《今日卫辉》报、卫辉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。当人们把王宏忠称为英雄时,他只是一笑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,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。”
据了解,王宏忠出生在干部家庭,从小受父母的影响,经常帮助周围生活有困难的人。成为画家后,又经常参加为各类公益事业举办的活动,捐款捐画,被称为“爱心画家”。
  王宏忠青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河南汲县(今卫辉市)参加美术培训班,后来长期生活在南方,边做生意边从事绘画创作。他遍访名家,曾入广州美术学院研习中国人物画,思路开阔,艺术日渐成熟。他在熟练地掌握了西洋素描造型能力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入对中国水墨传统技法的探究,在用线、发挥水墨特性上狠下工夫,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感染力。


 


 
 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联系 | 本站章程 | 版权声明 | 常见问题 | 联系方式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© 2008 -2010 汉唐书画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93847号-1 
总部:中国·北京 事业发展部:广东·惠州  联系电话:0752-2356123 邮箱:zhsh5000@163.com
中国文明网